文章图片标题

重回历史舞台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牧歌及其特点

分类:艺术论文发表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862 次

十四世纪时意大利牧歌曾风行一时,后来逐渐湮没。到了十六世纪,在彼得拉克文学运动的推动下意大利牧歌再次重回历史的舞台。

而再次回归的牧歌与十四世纪的牧歌相比,与当时一种叫做弗罗托拉(Frottola)的音乐体裁有着更为紧密联系。弗罗托拉是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风靡于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费拉拉等宫廷里的一种世俗音乐体裁,歌词内容多为爱情诗和巴拉塔。巴拉塔一词原指为舞蹈伴唱的歌曲。

十四世纪牧歌多半为二或三声部,曲式结构为“AbbaA”。其中,A为三行叠歌,称为(ripresa),b为前两对诗行,称为“皮耳-迪”(piedi),a称为“伏尔塔”(volta),原义为"讽刺诗"。它通常为三至四个声部,为分节歌形式,以音节配乐,高声部旋律性较强,常有乐器伴奏。节奏型鲜明,并且具有明确的主调音乐风格和一些简单的自然音体系和声···这些音乐手法成为了后来兴起的牧歌借鉴的对象,而且早期许多牧歌作曲家起初都是创作弗罗托拉的,而后才转为创作牧歌。

与十四世纪的牧歌以及费罗托拉相比,十六世纪的牧歌音乐与文学高度统一,歌词多为较高水准的文学诗歌,且多出自名诗人之手,如彼特拉克、本博、桑纳扎罗、塔索、瓜里尼等,诗歌类型包括十四行诗、田园诗、八行诗,巴拉塔等。十六世纪的牧歌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强调音乐应该为诗歌内容服务,而且还出现了描绘性、象征性的写作手法。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2315/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