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稻田养殖的“辽宁类型”—“盘山模式”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290 次

辽宁的稻田养殖发展很快,上世纪90年代,辽宁盘山县农民利用当地盛产蟹苗、但又缺乏养殖水面的现状,创造性地将河蟹投放到稻田中饲养,经过多年的摸索,其生产工艺逐步完善。2005年盘山成为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经科技人员对这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总结提高,认为这种方式,既不是稻田养蟹,也不是蟹田种稻,而是种养结合,从而打造出稻田种养新技术一一“盘山模式”。

2007年10月,该模式经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渔业局现场验收,给予高度评价,2008年开始在全省推广2009年辽宁省稻田养殖面积达135万亩。

“盘山模式”的特点:(1)“水稻一一河蟹”结合,稻蟹共生。(2)采用“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2009年在盘山县己经推广44.5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73%。稻田的综合效益1543元/亩,比实施前(2004年)增长了63.9%。全县河蟹总产量2.3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仅河蟹一项实现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260元,比实施前(2004年)增收194%。(4)采用大垄双行栽插技术,水稻栽插“一行不少,一穴不缺”(共13000穴左右),水稻平均产量650一700kg/亩,比不养蟹稻田增产5一17%。产品为有机稻。每公斤售价增加0.2元/kg,成本下降10%以上,水稻净收入由600元提高到800元/亩。(5)河蟹培育采用强化营养技术,河蟹平均规格1009以上,亩产25kg以上。(6)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水稻十河蟹”经济效益合计:1400一2000元/亩。效益提高1.5一2倍。

2007年试验2007年,上海海洋大学与盘山县河蟹研究所在盘山县坝墙子镇核心示范区,选用60亩稻田,划分了26块稻田,采用同一稻种,比较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蟹种生长试验:共建立了8个组合,3~4个平行试验,通过生物统计结果表明:养蟹稻田比不养蟹稻田,水稻平均增产63kg/亩,水稻平均利润增加280元/亩;稻蟹的综合效益增加1089元/亩,增效1.88倍。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4040/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