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学校开展认同教育不应该只偏重于知识传授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359 次

长期以来,学校在谈到爱国主义教育等国家认同教育时,更多的是着眼于“开设课程、增加课时、进行德育渗透”等。如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近现代史课以及间杂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等,以致人们习惯并以为“关于国家的知识的传授”就是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为什么多着眼于“课程”这一关键词?其间似乎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只要通过课程将关于国家、关于祖国的知识和原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祖国,就会体现出爱国行为,就会忠于国家、忠于祖国。如果仔细推敲这种假设,就不难发现其难以自圆。原因在于:知识习得与知识外化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映射关系。

对此,冯友兰先生早在 1937 年就有真知灼见“:爱国是一种道德,要想教育一个人爱国,不但需要教他知道他应该爱国,而且需使他有爱国的性格……我们可以教他记住许多关于爱国的格言,可以给他讲许多关于爱国的故事,但专靠这些,是否能使他有爱国的性格,很是一个问题。在历史上,我们看见有许多把四书五经读得翻滚烂熟的人,到后来成了乱臣贼子。就他们的知识来说,他们何尝不知应该做忠臣孝子?不过他们只有那个知识,而没有忠臣孝子的性格,所以一到紧要关头,他们即做出他们也知道他们所不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学校开展认同教育不应该只偏重于知识传授这一项。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3742/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