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合理施用氮肥,确保粮食安全才能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兼顾环境效益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529 次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一直受到关注。合理施用氮肥,确保粮食安全才能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兼顾环境效益。水分和氮素调控是作物高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氮协调是提高作物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节约肥水资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 氮素供应不足产量降低,增施氮肥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但是过量施用氮肥,氮素利用率下降,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硝酸盐淋失造成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土壤中硝酸盐的移动及淋溶受许多因子影响,如氮肥用量、肥料类型、施肥时期和方法、耕作方式、灌水量等,其中施氮量是影响硝态氮含量的重要因子,且施氮量容易调控。氮肥是粮食增产的主要肥力因素,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达 40% 左右。

在灌区灌水量为 5555 m3/hm2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氮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小麦玉米带田混合产量,当施氮量达到 420 kg /hm2时,小麦/玉米带田的混合产量达到最高值 14667. 8kg /hm2,水分利用效率相应达到最大值,均值高达 19. 68 kg·hm-·2mm-1。原因为可能是氮肥用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用小麦/玉米带田群体的生长,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适宜施氮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氮肥利用最充分。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带田土壤剖面 NO-3-N 累积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差异上,在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小麦孕穗期小麦行水分主要表现在 0—80 cm 竞争激烈。小麦收获后玉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对水肥需求敏感。玉米行土壤含水量显著的表现为 N0>N1>N2>N3 的趋势,阶段耗水量随氮肥的增加呈增长趋势,水肥之间呈显著的以肥调水关系。随施氮量的增加 0—60 cm 土层硝态氮的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玉米收获以后土壤中仍残留大量的 NO-3-N,但此时土壤含水量较小,当年向下淋溶的可能较小,若增大灌水量或遇强降雨则有可能向土壤深层淋溶。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的变化呈双峰曲线,但施氮量对硝态氮的峰值出现影响较大。低氮处理( N0,N1) 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的峰值分别出现在小麦三叶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中氮和高氮肥水平( N2、N3) 则硝态氮的第一个峰值均出现在小麦挑旗期,第二个峰值中肥处理( N2) 出现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高肥处理( N3) 出现在玉米灌浆期。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4317/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