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区别

分类:政治哲学发表, 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3,217 次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的肇始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思想。

中国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开国之君,一般说来,出于延续家天下的政治需要,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自己和广大民众舟和水的关系,即所谓“君舟也,人水 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希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和睦相处,努力要把自己精心打扮成清心寡欲、知人安民的明君贤主形象。但是,以阶级剥削和压迫为前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了民本思想与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或对立,决定了民本思想的实践必然受到种种制约,最终成为一种无法根本实现的政治空想。

在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虽然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在特定时期对警醒统治者、改善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代中国,“民惟邦本”这个思想命题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既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同时也存在本质的区别。

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反映出古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疾苦的体察和对民众力量的一种认知,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民本”思想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更何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封建帝王把所谓“民本”主张只当作一种“驭民、治民”之术,是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手段而提出的,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民本”。这种民本思想与我党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本质的不同。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如何实现“民权”虽然主张不同, 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只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 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7239/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