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仿古史剧是现实主义史剧中的主流样式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305 次

仿古史是现实主义史剧中的主流样式。与考古史剧相比,仿古史剧有三大变化:一、允许大幅面虚构。只要不变动历史事件的大关节、剧中主要人物的真实身份及其大行为、典章制度与时代风貌的大背景,其余一切均可虚构。在此前提下,既可写“真人假事”,也可写“真事假人”。二、确定了塑造典型的方法。考古史剧是用生活原型再现历史,仿古史剧是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来再现历史。历史人物可以通过典型塑造得比历史原型更性格化、更圆形,也更逼近历史的本质真实。三、突出神似。同样是对历史的模仿,仿古史剧只重神似,不重形似。神似的神,含历史精神的准确把握、历史氛围的真实营造和剧中人物的内心开掘。仿古史剧的这三个特点突出一个仿字,但落脚点却在一个真字—仿古之真—这是仿古史剧的本质特征。

仿古史剧按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大致分为三期:三、四十年代“政治史剧”为主,八十年代“文化史剧”为主,九十年代则深化为“人性史剧
”。三、四十年代出现“政治史剧”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需要。八十年代处于文化反思的时代热点之中,史剧对人的政治关怀开始转为文化
关怀。至于“人性史剧”,八十年代就有《晋宫寒月》对人性的正当诉求被剿灭的痛惜和《深宫欲海》对人欲的反思,但只限于部分作家的部分
作品。到九十年代,这种追求则蔚成风气,成为史剧界普遍的自觉、时代的自觉。按戏剧要素侧重点的不同,仿古史剧也可分为三期:三、四十年
代“主题史剧”为主,八十年代“人物史剧”为主,九十年代“心理史剧”为主。三、四十年代的史剧虽有人物,且多数史剧以人名命题,但主题
高于人物。八十年代的仿古史剧,自觉地做到人物高于主题,主题也由强化单一走向了多义。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8210/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