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语文教辅报刊在编辑、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363 次

一、教辅编辑观念陈旧。

教辅报刊的编辑缺乏一线教学经验。从业者多为大学毕业生,少数是转行的一线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教辅报刊编辑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正确地回答问题和应对各种考试,因此在诸多的语文教辅报刊中,编辑试图增加中考、高考试题的题量从而增强其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在这种传统的思想束缚下,片面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无形中让教辅报刊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当然,也有一些报刊社要求编辑走出去,与一线教师交流,甚至到学校听公开课。但是,语文教学不是戏台,光靠看看戏是掌握不了教学的深度的,更不用说真正地了解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需求。这就导致多数教辅报刊无法真正走近老师和学生,光靠发行渠道的小动作,难以长久。

二、市场导向不明。
虽然各大报刊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市场规律,进行有效的尝试,结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既要考试,也要素质,导致教师的疲于应付和教辅报刊的左右摇摆。学校看到的是中高考的指挥棒,高的分数、高的升学率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追求的目标,这就必然导致重考试而轻素质。当人们一门心思去应付考试的时候,教育的风向标又常常刮起素质风,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但真正考核的时候,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仍以成绩说话。真是让人左右为难。这在语文教辅期刊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繁、难、偏、旧”的内容,为了应付考试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与实际生活脱节,实践环节缺失,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教辅销售不顺畅。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要想将某一个报刊打入一个省市的市场,必须与当地的教育局、学校进行合作,这无形中限制了报刊的正常发展。另外,除了外部环境,从语文教辅报刊本身来说,选题的粗糙化、内容的枯燥化、编校的劣质化都直接降低了教辅报刊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教师的辅助性,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8563/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