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孔子的音乐思想之浅谈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admin 评论:0 点击: 448 次

 摘 要: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德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孔子在音乐上有精深造诣,对古代音乐理论多有总结,对保存古代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音乐与礼、音乐与仁关系的论述,对儒家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孔子;古代音乐

   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孔子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论语》中记载他音乐方面的言论和实践近30处。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音乐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思想。孔子在弹琴、鼓瑟、唱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他的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音乐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音乐思想的研究综述

孔子是春秋末叶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多年以来,学者们对孔子的思想已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对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给予了应有的评价。然而,对于孔子在古代音乐领域内的高深造诣及其总结出来的音乐理论,对于孔子的音乐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学术界迄今还少有专文进行系统论述。本文试就孔子的音乐理论、乐制思想以及与仁、礼学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希冀博学通人雅正。因此说礼、乐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核心
   孔子过去是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伟大,比如说“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等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不落伍;孔子的教育实践也令人称颂,门下弟子据说有三千,精神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非同小可,至今我们不少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还保留着孔子思想的印记。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现在已成为教师普遍尊崇的教学品格。《论语》中描述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生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品性、修养等情况给予不同的解答,使教学成为培养人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他授课时从来不讲怪、力、乱、神即迷信那一套,对命运、人事不抱一丝侥幸,而处处强调人自个主体的道德、学问、修养,是让人们积极入世,勇敢的面对生活。
  处在奴隶制社会崩溃、封建制社会将要脱胎的历史转折点上,传统的思想文化给予他沉重的负担,而现实社会的变动又启发他一些新的见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变革引起了当时各诸侯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不同反应,因而引出了一场“百家争鸣”的局面。怎样对待艺术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持久战,孔子站在保守方一面,由于出生决定孔子的阶级立场,他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将“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既是孔子所理想的普遍的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其心目中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由于“仁”加强了人的道德训练和修养,提高了人的道德素质,因此,礼的执行才有保障,可见孔子是坚决维护将要崩溃的封建领主和旧礼乐制度。
   当时的礼乐制度,是贵族集团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也是当时最高军事权力的象征,他认为:如果礼乐不兴,当权者的各种制度不能发挥作用,人们缺乏了礼乐的教养社会无所事事容易引起社会的动乱,将正名提到从事政治的首位,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中。”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内容:爱人、恭敬、谨慎、含蓄、刚毅、朴素……等等,都是“仁”的表现或方法。“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包含了伦理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原则,即体现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仁”者还必须有勇气、乐观,能吃苦,甚至“杀身成仁”,不要“求生害仁”。可见“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

    三、结语

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创始者,他的思想不但在政治、礼制、社会伦理和教育诸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在音乐理论和乐制观念等方面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邹之徙,颇受业者甚众。”这些师事孔子的学生,后来多游散于列国之间,传播孔子的学说。《史记·礼书》记载:“孔子没后,受业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但其中身通六艺的众多弟子,却“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为王者师”。《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孔子弟子的行踪,“子路在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这些弟子中,子夏最为闻人,其“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传播孔子学说最为著称于世,对于音乐上的新旧替代也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痛斥新乐,捍卫古乐。至于其他诸弟子的作为,亦当同于子夏,承其先师之说以行事,几无例外。孔子的乐制理论播之既广,其音乐思想必然也就传诸后世,对儒家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音乐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知道,孔子所憧憬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西周以来所建立的礼乐制度(简称“周礼”)。孔子认为,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顺应社会的共同规范,每个人就能够达到“仁”的道德境界,社会才能够达到“礼”的理想境界。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因此,孔子认为,“仁”是最高尚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孔子还多才多艺,能击磬,善鼓瑟,会弹琴,掌握了演奏多种乐器的技艺,并从中抒发自己的深沉情感和远大理想,从而在音乐艺术的实践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境界。  
参考文献:

[1]史记.孔子世家[M].[2]礼记.乐记[M].[3]礼记.中庸[M].

[4]礼记.乐记[M].[5]论语.颜渊[M].[6]论语.季氏[M].

[7]论语.阳货.[M].

——核心论文网




声明: 本文由( admin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7344/hxlwfb

近期评论